軍艦島

小寒・雉始雊

登島以前,我對軍艦島粗淺模糊的印象是——「和戰爭有關的不祥之地」,卻又不記得這樣的想法從何而來。後來在日本讀到的相關介紹或歷史資料,都不約而同替軍艦島貼上了「明治時期產業革命的遺產」、「日本近代化的推手」等正面且帶有傳奇色彩的標籤,我也就逐漸淡忘了有些灰暗的第一印象。

前往長崎的前一晚,我向公婆提議一起觀賞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的韓國電影《軍艦島》,卻因為找不到片源而作罷,當時完全沒想到能用HDMI線連接手機和電視,透過NETFLIX即可觀賞這部電影。沒看倒是好的,若是提前看了這部電影,想必會抱著截然不同的心情前往軍艦島吧。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兩天後帶著愉快心情踏上的島嶼,竟是八十多年前數百名在日朝鮮人的地獄。

軍艦島的正式名稱為「端島(Hashima)」,是一座位於長崎港西南方18公里處的半人造島嶼,因外型酷似「土佐戰艦」而得名。早在1810年便有人在此發現煤礦,但大規模的採礦要到1890年,三菱買下整座端島以後才開始。將端島收購後,三菱便開通航線、開鑿礦坑;填海造地擴大島嶼版圖的同時,也在島上大興土木,築起高樓——於1916年興建的「30號」便是全日本第一座鋼筋混凝土製成的集合式住宅。島上的醫療、教育及娛樂設施,也隨著島民的增加日趨完善。

在1960年的全盛時期,面積只有6公頃左右(約六個足球場大小)的端島住了5267位居民,人口密度是東京的九倍之多。由於採礦的收益極高,居民們過著超乎想像的優渥生活——他們居住的大樓設有游泳池、空中花園等最先進的娛樂設施,甚至家家戶戶都有一台市占率不到10%的彩色電視機。這種近似「未來都市」、「淘金者天堂」的美好光景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石油逐漸取代煤炭、礦業式微、居民接連搬離端島——最後政府在1974年宣布閉山,並將剩餘居民撤離之後,端島便成了無人島。

端島/軍艦島在201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此舉卻引發韓國政府的不滿,理由是日本政府並未在相關的展示或文獻資料中列入完整的歷史事件,而2017年上映的韓國電影《軍艦島》便揭露了這段日本政府不願承認的黑暗過去——由於端島礦坑出產的煤礦質量優良,工業革命時期替位於北九州市的「官営八幡製鉄所」提供了穩定且充足的能源,而「官営八幡製鉄所」在二戰前扛起了日本國內超過半數的鋼鐵生產量,所以稱呼端島/軍艦島為日本近代化的推手,名符其實。然而官営八幡製鉄所在戰時成為兵器製造重地,為將產能最大化,三菱從中國和朝鮮「強徵」數百名礦工,並奴役、虐待、迫使他們在非人道的環境下長時間勞動,造成超過百名礦工死亡——這就是電影《軍艦島》的故事背景。

然而誰的記憶才能被寫進正史呢?對遭受強徵的中國、朝鮮人及其遺族而言,軍艦島並不是個值得誇耀的世界遺產,而是親人們受盡凌辱、嚥下最後一口氣的人間煉獄、是一樁樁戰爭罪的犯案現場,但這段歷史卻被日方徹底抹除,即使UNESCO三番兩次呼籲日本政府需將包含「強徵」事件的完整歷史列入軍艦島的相關展覽,日方依舊全盤否認任何關於強徵的罪行。另一方面,當韓國政府向UNESCO提出報告,希望能撤除軍艦島「世界遺產」頭銜的同時,也有許多二戰時居住在島上的日本居民跳出來直指電影《軍艦島》的內容純屬虛構,當時島上的情景並非如此,所謂的「強徵」充其量只是勞資糾紛。直至今日,雙方依舊各說各話,而軍艦島的存在依然時時挑動著中、日、韓三國之間複雜矛盾的敏感神經。

是不是一下子「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了呢?我們究竟是透過誰的眼光、誰的筆觸窺探一段歷史?看見的天堂又會是誰的地獄呢?脫離人類帶來的紛擾,如今人去樓空的端島在五十年間風化、頹敗,長成了另一種面貌——草木攀爬在斷垣殘壁上肆意生長,海鳥在高處睥睨著一批又一批乘坐觀光船前來的旅人——倘若撕去歷史的標籤,這座島已走出了自己的時間,此刻正自由自在地活著。

Previous
Previous

成為皮卡丘

Next
Next

初來乍到麻布台之丘